伊斯蘭之光
  目前位置:首頁>>嚙踝蕭痚妧A>>き虼|
美國黑人傷感歌與伊斯蘭
2004.8.25  10:09:52 AM      閱讀8070次
 
    美國土產的“勃魯斯歌曲”(Blues)﹐亦稱“美國黑人傷感歌曲”﹐以低調吐露心中憤怒為特色﹐產生於十九世紀美國南方奴隸種植園中﹐後來配合爵士樂團演出﹐1920年代之後成為美國流行的民歌﹐從南方蔓延到北方﹐發展到全世界﹐成為一種有特色的美國民歌。 現代的許多美國音樂研究學者們認為﹐美國黑人的傷感歌曲是黑奴中穆斯林在農場炎熱夜色中發出的怨聲。希麗維恩•蒂歐夫在向哈佛大學學生們講解美國傷感歌曲的開場白時播放兩段錄音﹕第一段是清真寺中每天禮拜前的“邦克”(喚禮)聲﹐把翻譯的字幕打在屏幕上﹔第二段是一首100年前流行的黑人歌曲“曠野奴篷裡的怨聲”(Levee Camp Holler)。


  這兩段錄音﹐從節奏和樂曲上驚人的相似﹐而且歌詞內容與邦克中的詞語很相似﹐歌詞大意說﹕“噢﹗ 主啊﹗ 我早晨醒來的時候﹐迎來了又一個悲慘的日子。 噢﹗我一直在回想夢中見到的美好時光。 主啊﹗ 那是我曾經有過的好時光啊﹗”歌聲中充滿了悲憤和顫抖﹐祈求上帝的憐憫﹐真情流溢﹐渴望自由。 編歌的作者不為人所知﹐但可以肯定他在回憶和留戀家鄉中黎明前從附近清真寺發出的喚禮聲﹐代表了他最自由的童年時代﹐他必然是一個非洲的穆斯林。


  蒂歐夫博士是美國紐約斯坎堡研究中心的美國黑人文化專家﹐她對黑人文化的歷史寫過很多書﹐是一位知名的黑人文化作家。 她在許多學術講座上播放這兩段錄音﹐每次都能聽到聽眾席中的感嘆聲﹕“啊﹗ 就是一樣﹗” “奇怪的新發現﹗” 根據現代歷史學家的考證﹐西方殖民主義奴隸販子從非洲西部擄掠來的黑人奴隸中有30%是穆斯林﹐一到了美國的土地﹐他們就從海船上帶著鐐銬被鎖進黑屋子裡等待推到奴隸市場上出售。 他們與農耕的牲口一樣待遇﹐沒有一個白人來問他們的姓名、原籍或宗教信仰﹐如同家養的狗貓一樣﹐主人隨便給他們一個名字﹐叫著方便就可以了﹐他們籠統的名稱是“黑鬼”(Negro)。 當時從美洲印第安人手中奪得了那裡的肥沃土地﹐開發棉花農場﹐供應歐洲新興的紡織工業的需要﹐非洲黑奴就是這些農場中烈日下工作的奴隸。 這樣的情況延續了三百多年﹐直到十九世紀後半期才逐漸結束﹐但至今美國的黑人仍舊受歧視﹐絕大多數黑人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只有少數幾個體育和音樂精英﹐他們不能代表黑人的民族解放。黑人奴隸不許可、也沒有機會參加任何集會﹐也不允許使用非洲大陸傳統的擊鼓﹐因為非洲人以擊鼓的鼓點傳遞信息。 他們自制的絲弦樂器是模仿伊斯蘭音樂文化中的傳統樂器﹐伴奏他們的怨聲歌曲﹐一般都在農場邊炎熱的夜色中對少數幾個奴隸同伴們歌唱。 這種獨唱的形式在非洲伊斯蘭地區很普遍﹐是非洲穆斯林發展了的傳統娛樂形式。


  德國梅因茲大學的一位非洲文化專家傑哈德•庫比克教授出版過一部專門論述非洲傳統文化與美國勃魯斯歌曲文化聯繫的研究著作《非洲與勃魯斯歌曲》。 他到非洲西部攷察過那裡的傳統伊斯蘭文化﹐證明那裡是美國黑人歌曲的發源地。 現在所看到的勃魯斯歌曲都是與爵士樂團同時演出的流行民歌﹐很少有早期的宗教內容﹐所以現代的美國音樂學者們承認勃魯斯歌曲的黑人穆斯林淵源關係﹐但是他們說﹐這種歌曲形式在美國現代文化中的演變已經看不出原有的感情和內容了。 美國喬治亞州著名歌唱家康尼拉•貝勒﹐有一部家譜記錄。


  他四代前的祖父是從非洲被綁架來美國的奴隸﹐來自一個有文化的家庭﹐到美國的奴隸農場之後﹐用阿拉伯文寫下了許多回憶錄﹐流傳給後代子孫﹐告訴他們都是穆斯林﹐他們的信仰受到白人奴隸主的壓迫才被迫停止的。 家譜的筆記描述了他祖爺爺被迫改變信仰﹐奴隸主命令他們建造教堂﹐他們把教堂的方向造成面向麥加克爾白的方向﹐他的祖爺爺帶領大家用阿拉伯誦讀古蘭經祈禱。蒂爾夫女士是穆斯林﹐她對美國黑人音樂的攷察﹐追溯到非洲西部的奴隸家鄉。她說﹐那裡的穆斯林與其他地方不同﹐第一﹐那裡的大部份穆斯林是屬於蘇菲派伊斯蘭﹐經常舉行秘密演奏和巫師獨唱﹐呼喚神靈﹐祈福阹邪﹔第二﹐在那裡的居民接受伊斯蘭之前就有古老的非洲文化﹐勃魯斯的演唱形式是當地穆斯林就地發展的非洲特色文化。 雖然被綁架到美洲的穆斯林不到非洲黑奴的30%﹐但是穆斯林是那些奴隸中文化教養水平最高的人群﹐他們有伊斯蘭信仰、有道德規範和家庭觀念﹐能讀和寫阿拉伯文﹐其中有許多有天賦才華的人。 勃魯斯歌曲在美國的最興盛時期是1880年至1900年﹐在南方的許多奴隸州都很流行﹐如路易斯安納州、密西西比州和阿爾巴馬州。 進入二十世界之後﹐美國的勃魯斯歌曲被看作是美國黑人民歌﹐吸收了許多歐洲音樂文化的傳統﹐被爵士音樂所接受﹐幾乎完全失去了原來的面貌﹐但是在1960年代﹐黑人運動高潮時﹐許多人開始研究黑人歷史和文化﹐這時才驚奇地發現﹐這種流行民歌在二百年前來自非洲的穆斯林黑奴。 這種歌曲的歌詞都是觸景生情的內容﹐當黑奴歌唱家們看到任何東西都能發出內心的怨聲﹐許多歌詞的內容是田野、山河、樹木、花草、木屋、汽輪、火車站、刁悍女人、殘暴的農場主、可憐的黑人孩子﹐情調都是悲哀和低沉的﹐直瀉衷情。 最早的伴奏樂器是黑奴們自制的非洲弦琴﹐後來都改為吉它了。


  (本文很長﹐只摘譯其中一部分﹐原文的題目是Muslim Roots of the Blues。 如果讀者有興趣﹐可以與原作者聯繫﹐電郵地址是﹕jcuriel@sfchronicle﹒com﹐聯繫人Jonathan Curiel﹐2004/08/20﹐伊光編譯)
 

   
將本新聞發給好友


伊斯蘭之光工作室(islam.org.hk) 版權所有©